台灣家庭結構陸續轉向少子化的「小家庭型態」,同時也造成房市需求改變,房仲業者指出,民眾買房已經逐漸從偏好傳統的三房格局,轉向青睞有彈性、功能性高的「1+1房」及「2+1房」等新居住空間型態。業者分析,主要是現在的房價每坪單價高,購屋負擔又重,讓民眾寧可縮減居住空間,也要選擇高生活機能的地段。(何庭歡報導)

業者解釋,「+1」的意思就是在總坪數較小,挑高或複式夾層的房屋,依照屋主個人需求,從坪數比較大的客廳或餐廳隔出書房、臥房等空間。

根據統計,由於「不婚族」與「頂客族」有逐漸增加的趨勢,台北市中心近五年內的成交資料中,傳統「三房」以上的房型比例,一路下滑超過七個百分點,然而三房以下的「1+1房」需求卻逆勢增加7.6%,總比例高達兩成八;「2+1房」的需求也小幅提升,總比例約佔一成三,明顯看出都會區的住宅需求空間,正逐漸從傳統格局,轉向彈性使用的機能性格局為主。

永慶建設暨代銷總經理葉凌棋說:『未來下一個世代的,他的生活觀都是長這個樣子,兩房是主流,一加一跟二是主流啦!不會是三房是主流了,為什麼?房價高漲之後,負擔很重,那我夠了就好。因為單價高一點沒關係,但我總價付得起,那反正我就兩個人加一個小孩,甚至現在還沒生,多棒!』

房市研究員黃舒衛也分析,由於市中心房價一坪動輒七、八十萬起跳,讓民眾購屋負擔相對吃重,因此在預算有限、家庭人口又減少的情形下,市場對標準三房等空間需求當然逐漸減少。反觀小房型,雖然只少了約五坪的空間,但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,房價卻可省下至少三百萬以上,因此相當具有吸引力,需求也日漸提升,成為近五年來,民眾需求增幅最高的產品類型。

轉自中廣新聞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azhong31623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